Intrinsic Value翻譯成中文應該可稱為【真實價值】 或 【內涵價值】,使用Google輸入Intrinsic Value可得到許多解釋及計算方式,簡單來說就是一家公司可運用的自由現金流量總和,雖然能夠想辦法從財務報表的現金流量表中了解,但我認為巴菲特所提到的Intrinsic Value可以轉換成他的想法而應用到選股上。就小弟對Intrinsic Value之見解應該可以解釋成一家公司在競爭力、營收獲利、品牌上的價值總合,其價值表現可透過財務報表之歷史及相關數據來瞭解評選。
當然,我不明白要如何才能夠精確計算出一家公司Intrinsic Value值為何?那這樣為何還要討論這個話題呢?
其實這個理念我想要這樣表達:每家上市櫃公司都有一個【真實價值】 及 【股價】兩個數值,這兩個數值應該也要非常接近,但股價是非常容易隨著大環境、消息面、炒作而有超漲跌的情況發生,相對的真實價值是比較穩定的狀態,雖然偶而股價會被高低估,但長期來看兩個價值曲線應該是一致的。透過此想法,代表著在選股時應該要著重在公司的Intrinsic Value評鑑,其方法是透過財務報表來進行篩選及比較選擇適當的公司,並且等待公司股價被嚴重低估時選擇購入其股票,耐心堅持的等待著股價回到相對應的真實價值。
當然每家公司都會有兩價值差異的情況,因此重點是如何評選出優良的投資公司,瞭解股價與真實價值之差異,並選擇介入時間長期持有。這些觀念其實不是我想的,是股神巴菲特的書籍提出來的,會在這邊描述且選擇為第一篇是個人認為他是整個系統的核心理念。
公司的真實價值是否完全從財務報表中得知?我的答案是【否】,但卻能表現出公司約概的價值分析,進一步搭配產業特性及公司產品分析等動作後會比較全面,但我想從財務報表分析是最基本且重要的步驟,雖然不保證賺大錢,但會讓自己對風險比較有點瞭解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